一描述浏览器如何处理强缓存和协商缓存的决策过程

浏览器处理强缓存和协商缓存的决策过程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,旨在高效地利用缓存资源,同时确保内容的新鲜度。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
1.1 请求资源前的检查

  • 检查本地缓存:当浏览器需要一个资源时,首先检查本地缓存(包括内存缓存和硬盘缓存),查找是否有该资源的副本。
  • 强缓存检查:如果找到资源副本,浏览器会检查资源的缓存策略,特别是Cache-Control中的max-age值或Expires头部。如果当前时间距离资源缓存的时间未超过指定的最大年龄,浏览器直接使用缓存中的资源,无需向服务器发送请求。这一步骤属于强缓存,提高了响应速度,减少了网络流量。

1.2 强缓存失效后的协商缓存

  • 资源过期或无强缓存指令:如果强缓存条件不满足(例如资源过期),或者资源没有强缓存策略,浏览器会进入协商缓存阶段。
  • 构建验证请求:浏览器构造一个HTTP请求,请求中包含上次缓存该资源时服务器提供的验证信息,即ETag(通过If-None-Match字段)或Last-Modified(通过If-Modified-Since字段)。
  • 向服务器发送验证请求:这个请求被发送到服务器,询问资源是否有所更新。与完全重新下载资源相比,这个请求体积小,节省了带宽。

1.3 服务器响应

  • 资源未修改:如果服务器上的资源自上次以来没有变化,服务器将响应一个304 Not Modified状态码,同时不包含资源的实际内容。这告诉浏览器可以安全地使用本地缓存的副本。
  • 资源已修改:相反,如果资源已被修改,服务器会响应一个200 OK状态码,并包含资源的最新内容,以及可能更新的缓存控制指令,以便浏览器更新本地缓存。

1.4 更新本地缓存

  • 如果服务器返回了新的资源内容(即200响应),浏览器会更新本地缓存,设置新的缓存策略(如果有的话),并使用新内容。
  • 对于304响应,浏览器维持原样使用本地缓存,但可能会更新资源的其他元数据(如过期时间)以反映服务器的最新信息。

通过上述流程,浏览器确保了既能高效利用缓存资源加速页面加载,又能及时获取到资源的最新版本,实现了性能与内容新鲜度之间的平衡。